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 | 圍繞“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
發布時間:2023-04-04 點擊數:11027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以有力政治監督保障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在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上下更大功夫。政治監督是確保全黨令行禁止、實現黨的政治路線的重要保障,是督促全黨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有力舉措。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擔負特殊使命和重大責任的政治機關,必須牢牢把握政治監督根本任務,堅守職能定位、敢于善于斗爭,以強有力政治監督推動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
堅定政治自覺,在全面做到對標看齊中把牢政治監督大方向
新時代新征程政治監督的根本任務就是推動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必須堅定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聚焦“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監督?!皟蓚€維護”是黨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綱”和“魂”,突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持續深入學習、落實工作部署等重點環節,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完整、準確、全面把握精神實質,堅定、自覺、勇毅抓好貫徹落實。
聚焦“國之大者”做實政治監督。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聚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緊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三區建設”目標任務,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黨中央決策部署同本地區、部門、行業、領域實際緊密結合,主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
聚焦“關鍵少數”突出政治監督。要強化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貫徹落實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以及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依規依法履職用權等情況的監督,打好壓責任、糾偏差、防風險、抓整改、促發展的監督組合拳,督促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從講政治的高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始終做到工作方向不偏、落實措施不虛、貫徹堅決有力,做到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
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找準政治監督突破口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始終從政治上看、從政治上抓作風問題,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好作風建設攻堅戰持久戰,為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以發現問題為導向,著力糾治政治偏差。要不斷提高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能力,推動政治監督深入基層、下沉一線,及時識別糾治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效防止一般問題發展為政治問題,把政治風險、政治隱患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要緊盯重點人重點事,聚焦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堅決糾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不顧大局、搞部門和地方保護主義,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等突出問題。
以專項治理為突破,推動常態長效。要把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擺到更加突出位置,精準把握當前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圍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等,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深入開展專項治理,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提升,持續鞏固拓展正風肅紀成果,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以紀律建設為標尺,激勵擔當作為。要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嚴格執行政治紀律,帶動各項紀律全面從嚴、一嚴到底,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更大功夫,提高紀律建設的政治性、時代性、針對性。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營造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深化標本兼治、系統治理,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
腐敗是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始終把一體推進“三不腐”融入政治監督全過程,找準政治監督切入點和著力處。
在審查調查中把握政治監督方法路徑。要把講政治貫穿審查調查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落實到線索研判、案件查辦、處分處置各環節。線索研判首先從政治視角去分析把握,注重從每條線索中透視背后的政治隱患;查辦案件首先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查起,注重從每個案件中發現隱藏的政治問題。要堅持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全面分析研判,準確甄別是政治問題還是腐敗問題、作風問題、責任問題。
在案件辦理中突出政治監督懲治重點。要以零容忍的態度更加有力有效遏增量、清存量,突出懲治重點,聚焦國資國企、金融、政法、糧食購銷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嚴肅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防止政商勾連、資本向政治領域滲透等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嚴肅查處政治問題和腐敗問題交織的案件,把政治上蛻變的“兩面人”及時辨別出來、清除出去,嚴防“七個有之”。
在以案促改中強化政治監督成果運用。堅持系統觀念,推動教育、監督、整改一體貫通,在查辦案件過程中,要有側重地收集掌握被調查人破壞政治生態的違紀違法問題,深挖政治根源、提出整改意見,聚焦問題靶向、構建整改回路,有針對性地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警示教育,使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緊密結合、協調聯動,形成發現問題、反饋問題、整改問題的工作閉環。
持續完善監督體系,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政治監督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完善監督體系,攥指成拳、形成合力。要著眼于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強化協助引導推動功能,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貫通協同聯動,推動政治監督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在加強黨的領導上下功夫。督促各級黨委(黨組)發揮主導作用,統籌推進各類監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推動各級黨委(黨組)把政治監督貫穿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融入重大發展戰略、重要政策舉措、重點項目任務的制定落實中,不斷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以有力有效監督促進各項政策落實落地。
在形成監督合力上做文章。發揮紀檢監察組織作用和系統優勢,進一步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健全“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完善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工作格局。發揮紀委監委專責監督引導推動作用,推動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財會、統計等各類監督攥指成拳、同向發力,著力構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大監督”格局。
在創新工作機制上見實效。健全政治監督項目化清單化工作機制和督查問責機制,完善臺賬管理、動態跟蹤、限期辦結、“回頭看”等制度,綜合運用平時觀察、談心談話、信訪舉報等方式開展“政治掃描”,運用監督檢查、巡視巡察等開展“政治體檢”,推動監督常在、形成常態。進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項溝通會商、重要問題線索移送、重點監督措施配合、重要監督成果共享等機制,切實打通堵點、疏通梗阻、貫通壁壘,推動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艾俊濤 作者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